深夜,揚子江藥業(yè)集團藥物研究院7樓辦公室燈火通明,研究二所項目經理顧文斐在最后完善產品的申報材料。3個品規(guī)項目同時進入申報階段,兩個固體制劑項目處于技術攻關階段,13個品種在研,顧文斐所在團隊10多個人每天忙得腳不沾地。
鹽酸達拉他韋片是揚子江藥業(yè)集團藥物研究院重點在研品種之一,顧文斐接手后快速推進各項工作,最終在2019年底率先完成化學藥品4類申報。
“這個項目過程挺坎坷的。”顧文斐回憶道。固體制劑實驗后溶出曲線能夠擬合,并不等于生物等效,有時候哪怕科研BE(生物等效性)通過了,也會因為人體體內差別及藥物本身變異系數等不確定因素導致正式BE實驗失敗。而進行正式BE實驗需要大量經費,一旦失敗,會給公司造成不小的損失。
每年,顧文斐的肩上都挑著這樣大大小小10多個“擔子”。
第一次科研BE失敗,顧文斐第一時間整理藥學、臨床相關所有數據,小到采血過程中的喝水量、飲食時間、坐姿,匯總成對比表,思索“如何摸索出體內體外的相關性”“怎樣進行風險評估”。理清思路后,她立即召集隊員分析產品在體內分解吸收的全過程,在鎖定了主要影響因素后,立刻著手實驗排查。
那段時間,顧文斐兩點一線奔波在辦公室、實驗室,有時連晚飯也顧不上吃,一直到優(yōu)化后的產品順利通過了預BE和正式BE,她心中繃緊的弦才稍微松了松。
在同事眼里,嚴謹就是顧文斐的代名詞,哪怕是最基礎的文獻調研,她對編寫的每一段話、每一個數據都要找到出處,關鍵材料甚至會熬夜修改幾十遍再交由上一級審閱,不斷完善,直到寄出去的前一秒。
“這是我的一點‘強迫癥’吧。”顧文斐笑道。在她的帶領下,科室工作推進有條不紊,團隊不到1/5的人完成了研究二所全年1/3的目標。
工作前幾年,顧文斐專注注射劑領域,2016年,產假結束再回到工作崗位,她就被抽調支持固體制劑一致性評價工作,全新的領域和重磅出臺的行業(yè)新規(guī),讓顧文斐有些措手不及。
“任務艱巨,一切都要從零開始。開弓沒有回頭箭……”顧文斐很快調整了過來,躍躍欲試,“有挑戰(zhàn)的人生才有意思!”
從那天開始,顧文斐擠出時間,了解國家最新政策,學習固體制劑知識,持續(xù)推進項目進度。每年最忙的時候,她會在公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點。但也有意外的情況,那就是在她丈夫出差的一周,她只能把工作帶回家,等孩子睡著了,再悄悄打開電腦繼續(xù)工作到凌晨。
丈夫感嘆她跟女超人似的,這么辛苦,圖什么?“成就感和幸福感。”顧文斐不假思索給出了答案。也是,看著一個個品種在自己手中陸續(xù)成形、申報、上市,內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。它們都是她攻克一大堆難關后,精心培育出的“孩子”,都是她的寶貝。
入職9年,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個漫長的周期,但在顧文斐眼里卻是轉瞬即逝,每天都過得格外充實。而立之年的她還將繼續(xù)迎接新的挑戰(zhàn)——搭建吸入制劑平臺,為填補公司劑型空白貢獻力量。
http://epaper.cqn.com.cn/article/490450.html
http://epaper.cqn.com.cn/article/490450.html